景观设计
让我们沿着北回归南宫28线探见盛夏的风景
南宫28西元前7世纪,古人用土圭量日影南宫28,把日影最短的这一天称为“夏至”。夏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个国家地区,受到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这些地区大多呈现沙漠景观,而北回归线大地区却被称作“神奇的回归绿带”。让我们一起跟随北回归线,前往嘉义、汕头、梧州、蒙自,在自然风光与市井生活中,感受盛夏的快乐。
在台湾西南部,北回归线穿过嘉南平原的北端南宫28,这里便是嘉义的所在地。过去嘉义被称作“诸罗山”,取自原住民语言的音译,有 “东方诸山罗列”的意思,为了一睹阿里山的沿途风光,人们会从嘉义出发,乘坐阿里山森林铁路前往奋起湖。
从平均海拔30米的嘉义市,乘坐火车一路爬升至海拔2216米的阿里山,全程会经过47个隧道、72座桥,沿途的植被、山脉和溪谷呈现出热、暖、温三带的不同景象。
红色的铁皮车穿梭在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中,独立山的三次螺旋环绕及第一分道的Z字形爬升,奇妙的乘坐体验宛若游走于“绿野仙踪”。
如果想一睹嘉义市的风景,可以前往坐落在东郊的嘉义公园。被自然植被环绕的公园颇有“曲径通幽处”的雅趣,而坐落其内的射日塔设计灵感来源于阿里山神木,褐色铝条纹理很像神木外皮,建筑内部有取材自原住民“射日神话”的青铜雕刻。顶层的瞭望塔被设计成了一间空中咖啡厅,可以俯瞰嘉义的山城美景。
同样在东郊,当地人很喜欢去兰潭风景区沿着环湖路道散步。潭水清澈见底,四面山陵起伏,在山光水色的映照下,入夜后的潭水遇月夜朦胧,成就了“兰潭泛月”的独特美景。
入夜后,当然不能错过嘉义文化路夜市,绵延五百米的道路两侧都是美味的小吃店——鸡肉饭、香肠、粿仔汤、罗山米糕、莲子汤、方块酥……摊铺边袅袅升起的水蒸气,在夜灯的照耀下更显生活的好滋味。
位于韩江三角洲南端的汕头,处处保留着寻常生活的烟火气,它看起来并没有大城市的远大抱负,只是凭着脚下的一方花砖、眼前的一份粿条,就足够把日子过得踏实。
汕头的老城,依然保留了那个年代的痕迹,许多华侨在外漂泊几十年后回到这里,依然能拾起“家”的记忆。老城的建筑有许多是建于20世纪初的西洋式骑楼,仿古罗马式南宫28、哥特式、巴洛克式的建筑群和传承多年的老字号商铺,共同守护着老城的斑驳岁月,汕头邮政总局大楼、老妈宫等历史建筑,保留了从前的汕头风情。
老城的小巷里,大大小小的街边美食店让美好生活在此落地。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老街围绕着公园,一边散步、一边用各种小吃讨好味蕾,粿汁、粿条、水果冰、粥、牛肉火锅……简单的美味,最易打动人心。
盛夏季节,你可以在中山公园边上吃椰子饭南宫28,再配上一碗鲜美的鱼饺汤;在广场老牌豆花甜汤点一份招牌的“潮式豆腐花”(记得早点去,每日限量供应);和朋友们在汕头八合里海记牛肉吃火锅、喝啤酒;深夜还可以去24小时营业的长平老姿娘夜粥喝一碗鱼粥。
如果想体验更“野”的生活,可以驱车前往南澳岛,这座广东唯一的海岛县城,也是韩寒电影《四海》的取景地。南澳大桥正式通车后,南澳岛的旅行人气日渐高涨,从启航广场出发,一路沿着长山尾沿海公路行驶,感受属于大海的盛夏气氛。
南澳岛上有很多灯塔,在长山尾灯塔可以眺望跨海大桥,在海泉湾附近的三囱崖灯塔可以看到海上的风车。海滨浴场青澳湾拥有柔软的白沙滩,在那里可以迎接全广东最早出现的一束阳光。
为了纪念北回归线穿越海岛,南澳岛特别建立了标志塔“自然之门”,夏至正午,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影将穿过“自然之门”上方圆球中心圆管,投射地台中央,形成“立杆不见影”的景致。
“和味喉柑子,一分炒两味”——在广西梧州,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经典的沿街叫卖声,用一两分钱买几个柑榄或喉柑子,是那个年代市井生活的快乐。
一直以来,梧州人都爱美食、爱饮茶、爱生活,吃早茶是很多人的习惯,用餐之前先喝茶也是不成文的“规矩”, 苍梧六堡茶制作技艺和龟苓膏配制技艺更是被收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梧州人对茶食的热爱与讲究。
各式各样的茶室、餐厅开在密密麻麻的骑楼里,位于河东老城区的骑楼城,形成了如今占22条街道、总长7公里,560栋骑楼的建筑群,它们见证了梧州的繁荣。骑楼的成规模建立,要追溯到1897年,当时梧州被辟为珠江流域的通商口岸,骑楼建筑内商家云集,最鼎盛时共有大小商号1500多家,如今人们依然可以在这里寻得繁华盛景的气韵。
梧州的骑楼中,巴洛克的建筑装饰符号更加简练,多运用在山花装饰及女儿墙的曲线中。英国领事署、梧州海关办公楼、思达医院、新西旅店所在的建筑,表达了“芝加哥学派”的手法;英国领事署、梧州海关办公楼则采用中国南方干栏式建筑风格;而大南路裕信银号旧址5楼上建的圆顶凉亭,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
除了骑楼建筑群,梧州处处皆有广府文化的氛围,不仅有桂江春泛、云岭晴岚、龙洲砥峙、鹤岗返照、金牛仙渡、鳄池漾月、火山夕焰、冰井泉香“梧州八景”,粤剧、狮舞(藤县舞狮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赛龙舟的人文景观也值得好好欣赏。
如今说到蒙自,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蒙自过桥米线”。习惯了在大自然中寻找天然风味的蒙自人,创造了许多解腻爽口的美食。全年无霜期超过300 天,年日照数超2000 小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让蒙自盛产石榴、枇杷、蓝莓等。
历史上的蒙自,不只是因为自然物产而出彩。由于蒙自坐落在滇东南中越边境,清末民初时就成为了云南对外通商最大的口岸南宫28。穿越崇山峻岭的滇越铁路,为小城带来了法式风情,也见证了这座小城的“黄金年代”,云南第一个海关、第一条民营铁路、第一个驻滇领事馆都在此诞生。
北回归线穿过的火车站,是滇越铁路上百年老站,车站所在的碧色寨位于蒙自草坝镇,这是一个法式风格的云南边陲小镇,被当时的昆明人、越南人称为“小巴黎”。
如今,车站保留了法国式铁路用房和很多当年的法国洋行遗址,在法式砖木结构的建筑墙上,百年机械挂钟依然不停地转动着,废弃的铁轨边,农夫背着新鲜水果缓缓前行,亦如历史中流动的时光,向着未来流去。
在车站附近,还有法国员工宿舍、大通公司、水塔站房、警察局、哥胪士旅馆等历史遗存。而在蒙自老街,也能看到许多历史建筑,其中就有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斑驳的建筑房屋凝伫着那个时代的风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